不妨做一个假设:如果你的公司成功上市,你会选择退休吗?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个关于退休的愿望会更加强烈,还是更加微弱?在世俗的眼光里,早已名利双收的你,在如今的社会背景和创业条件下,还愿意再承担一次风险,甚至是失败,来一次从零开始的新创业吗?
这些对于王怀南来说不是问题。他55岁,是大型母婴类社区平台“宝宝树”的创始人及董事长。而在宝宝树创业之前,他经历了麦肯锡、宝洁、雅虎和Google的高管职业生涯。他还是“谷歌”中文名的创作者。
但他还是不愿意停下来,“我已经不可能想象除了创业之外的生活方式”。他记得十多年前,他跟好友邵亦波聊天时的场景。当时的邵亦波,已经卖掉了创办的易趣,不到30岁,身上就有了两三亿美金。他问邵亦波:“你这个财富买来了什么呢?”邵亦波说:“就买来了决定的时候,按照自己的心去决定,不被其他的东西牵扯。”他又问:“那你曾经花费过什么钱在身上,后来觉得特别不可思议?”邵亦波回答说:“就买过一辆兰博基尼,后来就觉得简直是开玩笑,因为一买就没意义了。”后来他们俩一起创办了中国至今最大也是最活跃的母婴社区平台——宝宝树。
这是他很早就想明白的一件事——光靠有钱获得不了意义。甚至,就连成功,也并非意义本身。“我发现我是一个喜欢躬身入局的人,是一个喜欢在乱中寻找方向的人,是一个喜欢在创业中找到感觉的人。我不愿意退休,不愿意去做投资,不愿意做很多其他的事。”他每天步行八公里,脚上常穿着他的新作品——一双适合不愿意老去的人们穿的舒适鞋子。
王怀南的第二次创业,用了近10个月的时间来研发,造出了一双适合中老年足部变化的舒适鞋。他创立了“米茶科技”,旗下的第一个品牌则叫做“响午”,事业目标,是整个人生的下半场。他喜欢这个名字,响是“掷地有声”,午是“不分早晚”,两个字连在一起,体现出一种态度——致敬那些不以年龄定义生活方式的活力人生。因为衰老,是所有人共同的命题,正如他曾经创办的宝宝树的共同命题是新生一样,在生与老之间,是所有人共同的人生。
一个人重新创业,在50岁以后
王怀南今年55岁了,用个成语来描述,是已经“年过半百”。但他又投身于一项新的事业。他每天睡6个小时,雷打不动要干的事情有很多。
首先是卖鞋,卖一款适合中老年人的鞋子,也是他的新创业项目。亲自卖鞋是他自己要坚持的,是他的工作方法论“了解用户”里的一部分。
起初他自己能一天卖五双鞋,后来能卖到几十上百双。卖鞋的过程中,他发现大部分买鞋的人年龄都不超过50岁。大部分人都对这双鞋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,只不过从询问到买下,中间总有两三天的时间会消失。他后来发现,大部分买鞋的人会在这两三天里,去询问自己父母的码数,再回来下单。现在,他想通的解决方法是提前三天打电话,如果三天后想卖出一百双鞋,那从今天就得开始打300个电话。这些事不太像一位日理万机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做的,但是为了研究用户的行为,他坚持自己做一部分,他说从细致了解每个用户的需求,到如何给别人讲述这双鞋,再到愉快成交,提供售后,这一系列具体的动作让他能对这个初生的品牌建立手感,也在这个过程里一点点优化产品和服务,“正如他曾经和同事们一起引进谷歌,以及从零开始创立宝宝树这个品牌一样”。
▲ 王怀南穿着响午运动鞋。图 / 受访者提供
还有散步,散步是为了保持依然良好的体力。散步有固定的路线,每天中午,他从三环边的办公室出来,走上两个小时,通常会到达三里屯,然后走回公司,在企业家群里打个卡。他喜欢看各种新消费品牌的门店是如何陈列的,他也看年轻人和中年人们穿什么鞋,走路的姿态是什么样的,他喜欢问lululemon或者Allbirds的店员各种问题,包括“卖得最好和颜色最受欢迎的产品是什么”“有没有一句话能形容这个产品”,店员们也许不会注意到有一个人每天都来店里,通常也没有人能回答他或招架住他,但他坚持这个行动许久,“必须得看别人是怎么做的,这对我们很重要,你要让自己的灵魂浸在一个东西里,然后让它轰击你,‘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’,轰着轰着你就很敏感了,然后你就把它打穿了”。
每天四分之一的时间,他用在了跟人聊天上。这是从早年间就建立起来的工作方法,跟投资人聊天,宝宝树早期的投资人张邦鑫是他长期的聊天对象,不是每天突然有个想法在微信上交流,那样是低质量的聊天,他说。他们保持着四周见一次面的频率,见面的时候聊各自最近想通的事情,总是发现对方和四周前相比已经判若两人了。
判若两人的原因来源于他每天要做的另外一件事:思考,他一整天都在思考,勤奋地、用力地思考,常常想东西想到“晕菜”,所有人生关键节点上的重要时刻,都是自己空坐在一个屋子里几个小时想通的。把所有的问题都想通,有些需要几个星期,有些需要几个月。这种状态是开始创业三四年之后形成的,只要一个问题被判定有解,无非是像“打怪升级”一样走下去。他不怕任何有解的题。
他总是保持旺盛的精力,也不为任何事情焦虑——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,或者表现出来是这样的。另一位投资人,真格基金的戴雨森和王怀南认识十多年,最早的合作追溯到聚美优品时期对宝宝树的战略投资。在王怀南开始新一段创业的时候,戴雨森依然是投资人,他并不相信人能够不为任何事情焦虑,但他发现,王怀南似乎是个例外。因为他无法从回忆里捞到任何一个片段,是关于王怀南表露出焦虑的。
另外一位跟王怀南保持紧密连接的投资人陆奇,则提供了一个更肯定的看法。在他的印象里,王怀南每一次出现都会带来新的热情。他们一起开过许多会,在YC中国(奇绩创坛的前身)早期,王怀南曾经毫无保留地带来自己的创业经验,“连情绪不好,或者讲话有点低沉的时刻,都从来没有发生过”。
在创业这件事情上,王怀南能够消解掉一切焦虑的、苦闷的部分,他说就算未来有一天,遇到差半个月就没钱的情况他也能安然入睡,“你都已经努力到不行了,还能怎样呢?”万一未来不再好融资了怎么办呢?“特别好融资的时候才是糟糕的,那样就会有几十个团队跟你一起做鞋”;发不出工资怎么办?“那样公司就直接转型了”。总之,一切都不是问题,这种乐观不只发挥在自己的公司上,有一次,陆奇打电话给王怀南,“我需要你放下手头所有的事情来给我参谋一件事”,当时YC总部因为战略调整正在考虑放弃中国市场,王怀南的第一反应是,“这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吗?你可以自己去融资了”。
▲ 图 / 视觉中国
退回原点
这不是一个创业者常见的年纪,尤其对于一个已经拥有过上市时刻的人来说。相比13年前第一次创业,“体力在九成左右,经验在若干倍以上”。他对这个阶段颇为骄傲,“在今天老龄创业者里,多少人创过业?多少人成功地做大过事?多少人能在不做用户访谈的前提下,也能代表一小半用户说出自己的需求?多少人还有我今天的精力?多少人能融到资?都没多少。你把这些因素都乘起来,你会发现年龄是个巨大的好处”。
他仍然像一个崭新的创业者一样,去年11月份奇绩创坛的一次路演活动,演讲时间限制在3分钟。他提前抽时间练习了六七十遍,直到能在3分钟内完整精准地讲出自己的创业故事后来到现场,全然不在乎自己此前还是这个项目的导师和兼职合伙人。所有的事情都自己第一时间去梳理,然后才能交给别人去做,这是他躬身入局的人生哲学,“不能离开炮火,我们不能变得太理论化了,我们随时随地会变得理论化的。因为它舒适,任何事都有人帮你干”。
但退回到原点,一切从头再来,不算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米茶科技的办公室依然选在了宝宝树所在的这栋大楼,不愿意离开的原因,是他坚信这里风水好,证据是大楼附近的一座桥。他曾经在散步的时候走到团结湖公园,看见公园里有一座桥名为环波桥,当即联想到这三个字拆开,正好能跟宝宝树的三个创始人——王怀南、邵亦波、乔纳森——的名字挂上钩。讲到这段往事,他兴致勃勃在黑板上画出导图,据说当时发现这个巧合让他想到“晕菜”,再往水里一看,又发现桥的倒影跟宝宝树的logo相差无几。之后的一些年里,无论三环边的房租如何上涨,他都没有搬离这栋大楼。
▲ 北京东三环博瑞大厦,宝宝树总部。图 / 视觉中国
但从宝宝树淡出,开启新的事业,落差感是无法忽略的,“一下子从管理一个特别大的公司‘啪’地收缩到一个体量小的公司”,宝宝树的办公室建设了许多年,不算豪华,但干净整洁,他在这里开会、思考、待客,自己养的两只猫和一只柴犬也常年待着这里,米茶科技在四楼,很小一块,他花了半年的时间来调整心态,习惯这里的“简陋”,现在能在这里待上半天,在这里回邮件、观察用户、卖鞋。
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说,再次创业的成本变得特别高。一个陌生的商者进入了一个大赛道,他知晓自己的处境,如果不创业,每年他会有可观的收入,这是他的机会成本。而创业会付出更多的直接成本,“第一双鞋能做出舒适的可能性多小啊,但是你敢不敢赌?比如我最开始根本不知道怎么做鞋,但是知道人们确实需要这个,所以一下就是上千万出去了,这是必经之路”。
王怀南起初给团队提要求,希望两个月能出一款产品,他过去有二十年左右的时间都在互联网行业,深谙“小步快跑、快速迭代”的方法论,但进入实业,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,米茶科技的1号员工,K姐和王怀南同为宝洁校友,来到这个领域,真正开始做一双鞋,才明白这事儿“比在宝洁做日化品难多了”,团队先是看了两三百篇论文,了解人进入中年以后脚的变化,骨骼和肌肉的变化,做了近万人次的用户调研、再去一轮轮开模调整……第一轮跑完的时候,两个月已经过去了,后来两个月变成了四个月,再后来变成了六个月、十个月。
和王怀南一起共事也许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,他习惯给别人“下暴雨”,把一个球踢给自己的团队成员,然后看对方的反应,有些人木讷,有些人抗拒,有些人拥抱,也有人拥抱到没原则。他最期待的一种回应是老练又带点艺术的,“他会说这个主意是个好主意,但不是我们今天需要做的,三个星期以后,我做完手头的事情来跟你聊一聊,然后三个星期以后他真的回头来跟我讲为什么这个主意不成熟,我就会觉得有点意思”。但王怀南同时承认,这样的人不仅在职场里太少了,在我们的文化中也少见,因为这意味着对抗上司,对抗一种更高的存在。
在和团队的关系上,过去最广为人知的一件事情是,他曾经连续开掉9个宝宝树的产品经理。王怀南经常对团队说的一句话是:“既不放过自己,也不放过别人。”离开的产品经理仍然会与他保持联络。对于产品的精益求精,王怀南从来没有动摇过。
王怀南的猫十多岁了,拍摄现场,蓝猫耷拉在椅子上,他跟现场所有人介绍他的观察,“如果这只猫亲你,他会舔你13下,不多也不少”,随即他把猫抱过来,伸出手指,想让猫证明他的观察。
米茶科技的核心团队里,唐桦是跟随王怀南十多年的老员工,当年在加入宝宝树的时候,他因为学历没有达到本科,被卡在了简历那关。但他不甘心,随后找到了王怀南的邮箱,把自己翻阅了宝宝树论坛所有内容之后的洞察写成了一封信,之后他得到了工作机会,并一路做到了宝宝树的运营负责人。他曾经离开过团队,原因也很坦诚,希望涨薪,但后来再次被叫回来的时候,他也没有过多犹豫。他解释道,王怀南是那种看上去很无情的人,他自己的确并不在乎外界的误解,但王怀南同时也做了很多事情是从未对外说过的。唐桦提起当一个女员工因为哺乳期想要辞职的时候,王怀南第一反应是,“那能不能让她居家办公”,后来真的按照这个方案实现了,半年之后,对方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。
不能用俯视的眼光来看待衰老这件事
2019年,宝宝树上市没多久,王怀南的父亲得了癌症,之后他花了很多的时间,去陪伴父亲经历手术的过程、术后痊愈的过程、化疗的过程、复发的过程。他念完本科就去了美国,一直到中年时代回国、忙于创业,在很漫长的过程里,他都不算了解父辈的人。
在病房里,他们常常就是各自坐着,没什么交流,但他还是敏锐察觉到了一件事,没有什么值得给老人买的东西,冬天的时候,没有一双在外面走得舒服又保暖的鞋,帮助消化的饮料也没有,市场并不真的关心老年人。
这是被忽视的一群人,但数量巨大,2022年被誉为银发赛道元年,王怀南提前一年进入了这个赛道,他判断的理由来自历史,因为60年前是这个国家进入生育率高峰的时间。
最早的时候,团队把消费者人群定在60岁上下,后来发现年龄会不断被放宽和下探,一个人在变老的时候,生活会发生很多变化。这是后来王怀南通过用户调研意识到的,变老的过程是失去朋友的过程,“没有人跟他们交流,寂寞,不可思议”,很多生活上的变化和困惑无处诉说。在一个女性用户的家里,她打开鞋柜,人到了某个年纪以后,鞋柜里有很多很多鞋,但没有一双是舒适的。一个女性进入45岁之后,就会面临激素的变化,也许还会有骨质疏松等一系列的变化,她会面临鞋柜里大部分高跟鞋都无法再穿的状况。
响午团队发现消费者总是讲出一些特别美好的心愿,但是一旦打开她们的鞋柜,就会发现大多数是款式单一、颜色沉闷的鞋,一旦问对方为什么没有买那双自己最心动的、颜色最喜欢的鞋,就会得到差不多的答案,那些鞋大多穿着难受,为了舒服,她们不得已做了一些选择。
最初王怀南和所有人一样,对衰老这件事情毫无知觉,以为衰老和死亡是一个遥远的事情。器官上的衰退是一个人最早走向衰老的证据,他理解人会在35岁的时候出现白发,在37岁左右意识到自己老花,脚的老化发生在40岁,“其实人是没有中年的,人只有青年和老年”。
事实上,王怀南先生也许有点介意听到“老人”这个词,当我们想要探究,一个人如何和衰老作对抗,他和他的团队会跟你强调,不能称之为“对抗”,因为讲起对抗,好像仍然是在用一个俯视的眼光来看待衰老这件事。
品牌名响午两个字拆解开来,响是掷地有声,午是不分早晚,人永远在正午的那个状态,之后接着的是一个逗号,惊叹号也可以,但绝对不能是句号。这也是他最希望展示给外界的一种形象,精力充沛的、高昂的。他不愿意接受“老人”这个身份,但是乐于被称作“创业老兵”,前者意味着意志的衰老,后者则是对人经验丰富的夸赞。
对银发赛道的误解一直存在,这是一门在投资人眼里“不算性感”的生意,常常容易与“暮气沉沉”等词语联想在一起。但王怀南不这么认为,他理解的赛道是,今天当我们提到老人变老的时候,是富足的一代变老了,是改革开放的一代变老了,是曾经接受品牌消费模式的人变老了,这是新一代老人的共性。
有一位来访者和王怀南聊过关于适老化产品的问题,那位来访者觉得,市面上大多数适老化产品都是浅薄的,好比把手机字体放大就自以为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,王怀南紧接着表示认同,那些产品的设计者仿佛以为60岁的人没有过20岁的人生一样。
▲ 适老化产品需要考虑老年人生理、心理等各方面需求。图 / 视觉中国
步履不停
从宝宝树淡出之后的一段时间,王怀南决定再次去创业,因为没有什么生活上的闲逸兴趣,创业就是兴趣所在,是游戏、是最有意思的挑战,也是很有意思的人生,他自己是这样理解的,他无法想象每天去钓鱼和看小说的生活。但这种持续动力仍然让陆奇感到惊讶,“他对创业这件事有很强的动力,这个当然很重要。但比如说换一个人,哪怕在年轻的时候创业,那到了现在这个年纪可能也不想创业了”。
但二次创业在银发赛道,从互联网转向实业,在曾经的同路人里,大部分也许会支持,但不会主动选择。这个世界变化得很快,过去几年最火热的新消费赛道也早就冷却,技术天才和投资人们涌向了Web3,王怀南曾经是一个有着互联网优越感的人,会觉得做互联网是高一等的行业,但他现在不这么想了,互联网和水电煤是一样实在的东西。而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,他更想做一些确定性更高的事情,鞋一定是属于那类确定性极高的,“我相信一万年以后大家还需要鞋,除非我们这个地球不需要了”。
在投资和创业的世界里,一个好的创业者是能被归类的:顶尖名校出来的天才学霸,连续创业者,拥有大公司管理经验的人。王怀南恰恰每一条都符合,早年间他的人生顺风顺水,从清华毕业后去美国,后来是美国宝洁历史上晋升最快的华人产品经理,也是谷歌中文名的缔造者,40岁的时候回国创立宝宝树,后来成为国内最大的母婴社区,并成功上市。
他人生底色里很多东西来源于早期的互联网,一个开放的、流动的世界,他和他的朋友们保有着一些难能可贵的天真,他这样形容陆奇,陆奇也这样形容他,最后大家得出的共识是,这就是早年间在雅虎共事时留下的一种共同气质。
王怀南进入雅虎的第一天,陆奇作为老员工请他吃饭,“我们还没听说一个工程师聚集的地方,竟然会来一个中国人做市场和BD”。之后的一些年里,他们和易贝“打仗”,和亚马逊“打仗”,仗打完了大家就四散,各自的人生继续往下走。
但王怀南有一天回硅谷,他在硅谷的家里什么也没有,雅虎时期的领导杰夫遇上了他,很多年没有见过面,直接给他拉来了一车家具,之后他又回中国了,消失在老友的面前。那是一种不需要一直联络就能维系下来的情谊。
一直到今天,王怀南依然保持着一些心气儿,来访者总是能听到很多鼓舞人心的话,“追寻答案的过程也许就是全部意义所在了”“理性只能走通一条路,但走不通别的路”……
王怀南喜欢讲到曾经的湖畔大学,湖畔大学对他来说最迷人的地方是,在这里大家只研究失败的经验、不研究如何成功,他的同学和朋友们,后来有的经历了残酷的双减政策,有的创业项目被买走,有的从一个成功的公司里出来,投身到生命科学领域——一年多了,没有任何曾经的商业伙伴能联系上那位企业家,所有人都在过一种生命力非常旺盛的日子。
“你已经不可能想象其他生活方式,一种按部就班的,一种保守的,一种在千万人中间做一个螺丝钉的生活方式,这东西回不去了。”
文 | 谢婵
图 | 尹夕远摄(特殊标注除外)
编辑 | 易方兴
运营 | 月弥